时间: 2025-09-16 11:32发布来源:济南戒瘾医院
从酒精牢笼到重获新生——一位酗酒者的戒断康复之路,在济南远大中医脑康医院找回人生主动权
“我最后一次清醒地问自己:如果明天我就这样死在酒瓶旁,家人会不会松一口气?”
这是42岁的张先生在戒酒日记中写下的一句话。那时的他,已经与酒精纠缠了整整十年。每天清晨的第一件事是喝酒,晚上喝到意识模糊才倒下。工作丢了,婚姻破裂,父母不敢联系他,孩子见他像见“定时炸弹”。
他不是不想戒——过去五年里,他尝试过“硬扛”、民间偏方、短暂住院,但每次戒断几天后,焦虑、心慌、手抖、噩梦连连,最终在深夜又一次冲向便利店,买回成堆的白酒。
“我不是贪杯,我是被酒精绑架了。”他说,“它让我活着,却比死还难受。”
酒精依赖不是意志力薄弱的表现,而是一种慢性、复发性脑部疾病。长期饮酒会改变大脑的神经递质系统,导致对酒精产生生理与心理的双重依赖。
若不及时干预,可能引发严重后果:
影响维度 | 具体危害与并发症 |
---|---|
生理健康 | 肝硬化、胰腺炎、高血压、心律失常、神经系统损伤(如震颤、痴呆) |
心理健康 | 焦虑、抑郁、幻觉、妄想、人格改变,自杀风险显著升高 |
社会功能 | 工作能力丧失、家庭关系破裂、经济危机、法律纠纷 |
戒断风险 | 突然停酒可能引发震颤谵妄(DTs),危及生命 |
长期预后 | 未经系统治疗者,一年内复饮率高达70%以上 |
数据显示,我国酒精使用障碍人群超千万,但接受规范治疗的比例不足5%。许多人像张先生一样,在“想戒—失败—自责—再喝”的恶性循环中耗尽生命。
张先生曾是某企业中层,因工作应酬开始频繁饮酒。起初只是“助兴”,后来逐渐发展为“不喝就心慌、手抖、睡不着”。
“我觉得自己是个废物。”他说,“酒是我唯一的朋友,可它正在杀死我。”
在一次严重醉酒后送医抢救时,医生建议他前往专业机构进行系统戒治。经朋友推荐,他了解到济南远大中医脑康医院设有专门的戒酒康复项目,采用“中西医结合+心理干预+康复支持”模式。
“他们不骂我‘没出息’,而是说‘你的大脑需要修复’。”这句话让他第一次感受到被理解。他决定,再给自己最后一次机会。
入院后,医疗团队为他进行了全面评估,包括肝功能、脑电图、心理测评及中医体质辨识,制定个性化四阶段康复方案:
第一阶段:安全戒断
在严密监护下,使用中西医结合方法缓解戒断症状(如手抖、失眠、焦虑),避免生命危险。
第二阶段:身体修复
采用疏肝解毒、健脾益气的中药方剂,配合营养支持,促进肝功能与神经系统恢复。
第三阶段:心理干预
每周3次认知行为疗法(CBT),帮助识别饮酒诱因,重建应对机制;团体心理辅导,打破孤独感。
第四阶段:康复训练
正念冥想、情绪管理课程、家庭关系修复指导,提升防复饮能力。
整个过程注重“身心同治”,不仅戒酒,更重建生活信心。
经过三个月住院治疗与一年随访支持,张先生已连续365天未饮酒。以下是治疗前后关键指标对比:
评估项目 | 治疗前(第1周) | 治疗后(第365天) |
---|---|---|
每日饮酒量 | ≥250ml白酒 | 0ml(完全戒断) |
戒断症状(第3天) | 严重震颤、焦虑、失眠、幻觉 | 无 |
肝功能指标(ALT) | 128 U/L(异常) | 42 U/L(正常) |
心理测评(HAMA) | 26分(重度焦虑) | 8分(正常) |
家庭关系评分 | 与家人断联,信任破裂 | 恢复联系,孩子愿与其共度周末 |
防复饮能力评估 | 无应对策略,高复饮风险 | 掌握5种应对技巧,建立支持网络 |
如今的他,已重返工作岗位,还加入了医院组织的“清醒同行”互助小组,成为帮助他人戒酒的志愿者。
济南远大中医脑康医院专注于酒精依赖等成瘾性疾病的临床康复,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综合干预体系。我们的优势在于:
我们深知,戒酒不是“忍几天”,而是一场关于自我重建的漫长旅程。我们愿做你康复路上的同行者。
如果你或你身边的人正深陷酒精依赖的泥潭,请记住:这不是软弱,而是一种可以被治愈的疾病。逃避只会让痛苦延续,而求助,是重获自由的第一步。
在济南远大中医脑康医院,每一天都有人从酒精的阴影中走出,重新拥抱生活。戒酒很难,但比一直喝下去容易。
你值得拥有清醒的清晨、安稳的睡眠、家人的笑容,和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未来。
别让酒精偷走你剩下的时光。
现在,就是改变的最好时机。